沿着僻静的小路向前走,肖行一和谢安一前一后缓缓前行,往灵隐的路中还经过了一个茶园,而后像东走的路分出两条支线,一条笔直沿马路而建,可以直达目的地,一条弯弯曲曲隐入丛林和山溪涧,时不时没入日照的青山。
两条路虽景致不同,但殊途同归。
已过了晌午,传统礼佛的时间一般在上午,下午的行程也就变得不那么急迫。
没多犹豫,他们便也隐入了能嗅到花香的山间小路,沿途经过山溪、潭水,有石亭秀于潭间,阳光斑驳于林间,脚下的石板路通向幽shen的地方,潭水dàng漾凡心,高林洗净杂念。
脚下的石板像幽shen的林间蜿蜒,肖行一和谢安一前一后的行走着,忽见一抹Yan丽的红映入视野,似是山林庙宇间一处祈愿之地,或是为了保护古树,红丝带都系在偏亭上,随秋风徐徐浮动。
脚下的石板路变得开阔,肖行一环顾四周,不同于之前行过路,这里巨石纵横,杂草丛生。他留意到一块状貌奇钦奇磊落的巨石,石中央刻着三个红色的篆字——“三生石”,如碗口般大小,很不显眼。
石头较光滑的一面,镌刻上一段碑文,白话译文通俗易懂,一段高山流水的故事跃于石间
唐朝公子李源,经于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,父亲死于战乱,发愿为父守孝,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Q生子。
于惠林寺隐居,偶遇佛子园泽,如伯牙遇子期,结为莫逆之jiāo,可促膝静话,自旦及昏。
如此三十年后,二位公子一同约游蜀州,抵青城峨嵋。佛子yu走陆路,出斜谷;李源yu走水路,出三峡。争辩之余,佛子只能依了李源,遂游荆江上峡,见妇nv数人,佛子望而泣下曰:「我不肯至此,是怕见其妇人也。其中孕妇姓王者,是我投生之处。她三年尚未娩怀,是我不愿来之故。今既见矣,即命有所归,因果循环」
佛子请李源以符咒遣他速速投生,许诺其三日后,请于王氏家中相见。以相顾一笑为证,应前世之缘。并许他再十二年后,中秋月夜,于杭州天竺寺外,转世定如期赴约。
李源听后后悔不已,当日huáng昏,佛子故而王氏产子。三日后,去王氏家中看望,襁褓中的幼子果致一笑。李公泣下,具告于王。王氏遂出家财,厚葬了佛子。
后十二年秋八月,直诣杭州,赴其所约。时天竺寺,山雨初晴,佛子已化为一牧童,李源等了十二个chūn秋的隔世之人,最后只留下一段诗词,便隐入山间:
“身前身后事茫茫,yu话因缘恐断肠。
吴越山川寻已遍,却回烟棹上瞿塘。”
肖行一看着碑文里等了三世的李源,竟有似曾相识的情愫于心里,盼而不得,求而无果。
有幸守得一世,可促膝夜话,自旦及昏。
有幸遇得二世,报君以笑,解前世之约。
有幸等得三世,莫问身前身后事,却回烟棹上瞿塘。
第一世的佛子奉行教法,在生死轮回,尚未觉悟时,如莲花般清洁,He和,三业清净,所做一切皆为众生。
李源便是众生之一,于佛子,众生求缘于佛,亲近于佛,佛便回应众生,许他两世之缘。
最后一世,佛子修行圆满,证得涅槃,赴十二年之约,为的已不是相守,放歌声于山间的牧童,度的李源解neng前世执念,是转世的佛陀对世人存大爱,慈悲救助,恩情无限。
佛教有三皈依,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
如今僧人已去,也不知佛法是否能使等了三世的李源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。
肖行一驻足良久,目光已从石碑文间处移开,游离在石边的杂草间,黯黯神思。
旁边谢安注意到肖行一低头锁眉的样子,再看到碑文,不由的_gan叹,这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容易被这些细小的事物所影响。
会被文字影响的孩子不多见,自小谢安便留意的到,大部分时候行一就算想到什么也不会直接表述出来,他善于思考和nei化事物,喜欢文字,但不喜与人jiāo谈,有时候给行一一本书,他可以安安静静的在一天nei看完,心境也随着书里的人物起起落落。
等很多天后偶尔聊起,才会发现这孩子nei化了很多故事情节,有时偶尔崩出的话语会让谢安_gan叹肖行一一五一十的认真劲,得时不时的从他自己的小世界里给拉回来。
没什么好与不好,只是,有些时候还是得把他往外带一带,毕竟日常生活并不只是围着书转的。
谢安从肖行一的身后绕到他面前,低头凑到肖行一紧锁的眉宇前,温柔的说道:“为什么皱眉呢,这样结局难道不好么?”
肖行一闻言抬头看谢安,他自觉没那么脆弱,也不是在单纯的为石碑悲chūn伤秋,对上谢安柔和平和的目光,他有些躲闪,但还是认真的回应了谢安的问:“没什么不好,佛子转世轮回,涅槃重生后和李源重逢,只是为了度化他的执念,不是**”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