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起这些人,在城外的李濂显然要惬意得多。
军中惯例,逢年过节皆有赐膳。虽大战在前,但在这仅次于正旦的大日子里,李濂还是遣下属去京城近郊买了羊宰杀,使众将士分食。
不是没担心过禁军会在此刻出城袭营,但被方才放在他案头上的东西打消了顾忌——京中的重臣上书与他,说愿弃暗投明,明日即可开城门以迎大军入城。为表诚意,上面还有他们亲笔签名与花押。
将文书jiāo付与长史处置之后,李濂竟觉有几分好笑。他围城不过十日,陈昭还不肯迁都坚守长安,朝中半数重臣就已撑不住来降,君臣离心至此,古来罕见。但转念一想,如果朝中君臣齐心,他哪里能一路行军至长安城下?
胜券在握的李濂甚至颇有闲心地走到营灶附近,让吃饱喝足的军士去城下对守城的禁军喊话。
长史温乔轻咳一声,打断他的观望,问道:“主上想让属下如何回了王令?”李濂将王全鹤的降表jiāo给他,只表明了一个收下的意思便再不发话,任由他处置。
“问我做什么?不是说了让你看着办么。”李濂转头,叹了一口气慨叹道,“这点小事都做不好,你以*台阁理国事时要怎么办呐。”
成败一系的事情也能叫小事?温乔甚至顾不上为李濂所透露出的那点“入阁封相”的意向窃喜,当下只觉得头大如斗。虽说即使没有这一出,李濂进城也不过是早晚问题。可王全鹤那是大周的中书令、两朝老臣,是文臣第一人,他联He众人来上书就代表长安留守的臣子们全都要奉李濂为主。这些人将来都会是自己的同僚,甚至其中几人的官位还可能不在自己之下。未得李濂明言,温乔哪里敢随意处理?
“你去回了他们,明早开明德门,署过名的人都在门外候着,不来我便不认。”李濂抬起下巴,语气中带了几分轻蔑,“兵临城下时才想着归顺,总得拿出些诚意来。”
李濂又一笑,弯弯的眼眉冲着温乔说道:“措辞你也随意写,这些人不值得你费心。”
这说是下马威还差不多,哪里像是李濂一贯对待臣子的态度?这些人大概是得不到重用了,温乔心想。保险起见,他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:“主上入城之后,是怎么打算的?”
“陈昭我是动不了的,剩下的这些人**”李濂没怎么犹豫就回答,他毕竟是来清君侧的,没道理一入城就把君主也给清了。说完之后,发现温乔眉头紧蹙,他连忙赶在温乔开口之前说道,“只诛首恶,余者不论。修懿放心,我有分寸,闹不起乱子的。”
温乔算是明白了,无论投诚与否,李濂就没打算放过京中众臣。这是李濂的心结,旁人也没办法劝解,只能说是谁撞上谁倒霉,或许再过个几年,就能揭开了。温乔索x不去管这事,只对他行礼道:“全凭主上吩咐。”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