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娘蹙眉:“怎么你舅舅会有这打算?”
碧奴叹了一声:“舅舅是听说安东王自打拥兵自封,颁布了不少益民政令,不仅容纳大周流民,甚至会分给田地宅居准予入籍,听说**凡大周流民得入安东王领域,免三年赋税,若甘愿往北辽者,甚至能免五年赋税,不仅幽州等地,眼下就连太原、蒲州也有不少流亡户暗中去投。”
没人愿意离乡背井,更没人自甘投敌叛国,但平民百姓被君国朝廷bī迫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,为了生存,也只好选择这条迫不得已祸福难测的道路,所期望的,不过是安居乐业养家糊口而已。
“虽说凭着咱们眼下,收容逃户不算大事,不过你还得jiāo待你舅舅一家谨慎言行,莫要与人提起重前之事,尤其是关于营州潘逆那些益民政令,万万不能张扬。”十一娘虽然对艰难渡日的百姓心存同情,但该警慎的事,她还是必须提醒。
“婢子明白。”碧奴连忙允诺。
十一娘似乎靠壁小憩起来,双眼微阖,却又忽然问道:“碧奴,当初你坚持要将你幼弟送去蒲州,宁愿手足分离,也不愿你D_D与你一般卖身为奴,又是什么打算?”
第221章 恩_fu之术
碧奴被十一娘问得怔住,呆愕了好一阵才回答:“婢子当年年纪小,更说不上什么见识,因见村邻有人bī于无奈卖儿鬻nv,都是哭得天昏地惨,听多了那些为人奴婢受苦受难之说,故而才不忍心让D_D受罪,也是婢子幸运,得天所庇,遇见主家如此富贵却仁善门第,莫说不曾受苦,也不知比自由身时多少优渥,早就没那坚持,倘若小娘子有意,莫说D_D,便连舅舅一家也甘愿为奴,报主家恩庇之义。”
这话显然是误解了十一娘的用意。
十一娘不由失笑:“我原本还以为你虽生于贫寒却不甘认命呢,打算着让你D_D走科举之途,是以才坚持不让他沦落为奴籍。”
听了这话,碧奴急得连连摆手:“婢子哪敢有那样奢想,不瞒小娘子,别说科举,凭婢子原本家境,D_D倘若得上天眷顾顺顺利利长大,娶得个本份nv子为Q,有子嗣继承香火,一生_yi食无忧,就算最美满不过了。”
十一娘颇有些疑惑:“我也曾经听说,各州县都有设学,虽入学者多为大户子弟,也不限于平民,但凡有那志愿,又能通过州县小试,不是没有成为生员机会,虽说如今不比重前,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入仕难之又难,但征为吏员尚也可能,总归是条出路。”
这话倒也不是十一娘neng离实际,大周颇重文教,周太宗当年下令于州县设置学堂,不仅针对各地大户,尤其医学、律学、算学等科,入学门槛颇低,不乏平民子弟,虽平民出身的生员鲜少能试举高中,但也不是绝对,比如高宗时,便有一平民出身的生员进士及第,后来甚至拜相!
就说先帝德宗朝,官制已然腐坏,试举请托之风剧Zhang,然而也有个贫寒农户出身者,入州学习律法,一步步升迁,竟然官至刑部司郎中,可惜六十而卒,否则大有希望升任侍郎。当然,这也是因为主管司法一类官职为清贵世家所鄙,名门子弟多不愿任判案审断一类职务,是以才会被贫微出身“拣漏”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