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便对贺湛开诚布公:“太后一直就不满曹刚,再加上高崖峻事件闹得沸反盈天,哪还容他占据万年令一职。”
可这事中间却还牵涉着一个毛维,毕竟高家是他的党羽,曹刚显然是得了毛维授意才会将高崖峻评为榜首,却没想到闹生这么一起事故!韦元平固然兴灾乐祸,却也明白太后不可能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惩治毛维,否则也不会jiāo待毛维设计挑唆,导致东灜四杰主动往上清观自取其rǔ了。
因而虽然韦元平一再建议复察万年县试,目的固然是要将高崖峻黜落,打击毛维势力,太后却仍旧有些犹豫,这未免让韦元平大觉失望,没想到徐修能竟然雪中送炭,闹生了这么一起事故,这无疑是往困倦人脖子底下送枕头,不过关于这些隐情他却没有与贺湛当真知无不讳。
贺湛的目的却并非针对曹刚与高崖峻,这时建议道:“如今考生们尽皆不_fu,相国应当向太后谏言,责惩曹明府是一方面,可要彻底_fu众平息事态,还当主持公允,清明试场风气,如此一来,无论民众抑或士子势必都会敬_fu太后仁德。”
韦元平听后眼中一亮,心说如果用这说法,太后必然会动心!
而另一方面,灵沼公王淮准因为曹刚事件,也想起自家孙儿曾经替友人jiāo托的行卷,似乎就是这邵广所作,这才嘱咐家人寻出一阅——王淮准虽为七郎祖父,但因身居显望,年年收得行卷不知多少,而他如今任职尚书令,所辖礼部正是负责主持省试的部门,为了避嫌,当然不会行为请托之事,是以虽然邵广的行卷是王七郎转jiāo,灵沼公也是一并束之高阁。
可眼下因为试举不公一事闹得沸反盈天,再兼邵广名满京都,出于对科举一事的关注,灵沼公这才起意评阅此张非同一般的行卷,考察邵广是否如盛传那般文才出众。
当看完行卷,这位老于事故却还不失公正严明的长者手拈长须冷冷一笑:“曹刚因为请托将庸凡者评为榜首便罢了,邵广诗文这般不俗,他却将之黜落,亏他也是科举出仕自诩清高。”
心中有了这样的认定,当韦元平再一次谏言太后主持公允时,眼见太后对于“仁德”的名声大为动心,原本就在暗暗计较的王相国毫不犹豫附议,并gān脆利落地提出平息事态让人心_fu口_fu的办法——重试!
“倘若高崖峻之文才堪当榜首,证明曹刚虽有失公允但还不至渎职舞蔽,可若是这回结果与早前大相径庭,考生质疑考题泄露之事便并非捕风捉影了!曹刚身为一令之长,却行舞蔽扰乱科场,该当严惩以儆效尤。”
当然,这回重试再不由曹刚及其属官主持,就连曹刚上司京兆尹毛趋也被排除在外——这倒不是太后知道他与邵广间早结仇怨,而是因为毛趋曾经屡屡落第,最终只靠门*出仕,太后认为毛趋_geng本没有这个能/力/主持科举。
韦元平眼见着太后终于下定决心,立马趁胜追击:“今秋县试,长安、万年二京县,一个公允清明,一个诽侧不断,可谓对比鲜明截然不同,曹刚有无罪责虽得待重试结果,然而宇文盛却因执考公允shen得士子信_fu,故而臣建议当由长安令主持万年县重试。”
毛维气得哽住——韦元平这落井下石的小人!
可是毛大相国的坚稳靠山谢饶平这时还不及赶回京都,李子沅也历来不顶用,毛维颇有些孤掌难鸣的艰难,这时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,韦元平可是虎视眈眈,就等着他激怒太后呢!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