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在及恩侯口中得到证实,并不疑贺湛另有企图,这件事故就此揭过。
于是贺湛出入蓬莱殿时,偶尔遇见兰婕妤,也不再装作素不相识,两人也会以礼相见客tao几句。
这日兰婕妤便道:“贺舍人是因奉诏入见?怕是得等候片刻了,太后正在诏见京兆尹。”
贺湛心中便“咯噔”一下,低声问:“婕妤可知太后为何诏见京兆尹?”
“京兆尹入见,妾身便行告退,并不知太后为何诏见,不过今日朝早,太后接到甘州秘信,仿佛是徐世子已经察识怀恩王罪证。”
这是在蓬莱殿,众多宫人眼底,贺湛与兰婕妤当然不能再多jiāo谈,男子侧身,谦让nv子先行,神色并无变化,心情却如坠了铅块,重重下沉。
其实突厥使公然提出处死怀恩王时,贺湛便察觉不妙,他太了解韦太后受降岭南军的权宜之计了,也意识到怀恩王只怕难以幸免,可他没有想到的是,天子竟然会否决突厥使这一要求,这又让贺湛怀揣一丝饶幸,但紧跟着,徐修能便奉旨往甘州察案!
徐修能绝不会做违逆太后意愿的事,他往甘州与其说察案,不如说坐实怀恩王的罪名!
收买党徒举告?倘若如此,事态还不算极度糟糕,但贺湛以为太后如此大废周章,并不仅针对一个怀恩王!
试想,倘若那些对贺珝忠心耿耿的旧部,得知朝廷为与突厥议和,意图将怀恩王污陷杀害,他们会不会义愤填膺,若再经人一二挑唆,有无可能再一次叛乱,意图营救怀恩王?
要是旧部动乱,怀恩王之罪无疑坐实,又哪里还需要其余的证据?
韦太后借此时机,便能将怀恩王以及旧部一网打尽,斩草除_geng,这样她才能扬眉吐气,这样她才能够安枕无忧。
如果事实果真如此,那么韦太后为何诏见宇文盛?
是否宇文盛与怀恩王之间旧事已被韦太后察明,韦太后_geng本不信宇文盛的“出首”,隐而不发,让其依然任职京兆尹,就是为了打消宇文盛的防心,掌握真凭实据治罪宇文盛,或许还有图谋以宇文盛为诱饵,将隐藏暗中的急公会众一网打尽!
若是如此,韦太后必然会对宇文盛透露怀恩王坐实罪证,必死无疑,而宇文盛怎会眼睁睁看着怀恩王送死,只要宇文盛行动,韦太后便会立即收网。
十一娘可一再叮嘱,务必保住宇文盛,也要尽力营救怀恩王。
可若事情一如推测**
我还能做什么呢?五姐,湛,仿佛无能为力了。
新岁前的天气格外/yīn寒,贺湛的_yi襟里却渗出汗意,他没有留意见暗处有一双眼睛正观察着他,那是高孝的眼睛。
此人收受贿赂透露隐密的罪行被揭曝,自然遭到了义父高玉祥的训诫,但高玉祥为求自保,并没处治高孝,而是让他D罪立功,所以高孝再度接到的任务,便是监视贺湛,而且力求建功,才能补过。
而太后今日,_geng本没有诏见贺湛,是他奉义父之令假传消息,为的就是让贺湛在此与兰婕妤巧遇。
高孝当然不会让贺湛当真入见太后,因为他知道义父试探贺湛之事,太后并不知情。
nei察卫有权监察百官,往往仅凭蛛丝马迹即能向太后举告逆行,这些年来他们就举告过不少蜀王党徒,但高孝明白,贺澄台的身后牵涉到晋王妃,甚至关系中书令韦相国,不是轻易便能检举,必须察明实据。
而是否有实据,就得看贺湛接下来的举动了。
高孝冷笑,却瞬时收敛,趋步上前,却连连告罪:“贺舍人请恕,太后原本下令诏见,又因突发急事,故改诏京兆尹,鄙人疏忽了知会贺舍人,有劳贺舍人白走一遭。”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