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屏幕中间,可以看到当前章节、切换皮肤、白天黑夜、字体大小!

如今皇帝来到这条决定上海命运的河流,看着来自北方的大豆人参皮货等特产,从南方乃至更遥远的南洋来的香料珍珠珊瑚以及白银,从黄浦江过运河,入长江,运往nei地各省而供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,也由此前往港口。

富商巨贾携带着海量的货物来来回回,随身携带着动辄数万两甚至数十万两白银。

水路辐辕万商云集。

但是仅仅如此,还是不够的,因为吴淞江的水患一直比较严重虽然经过几任官员的治理,不至于在洪涝灾害时期“饿殍满路,积尸盈河”,但因海潮飓风导致太湖泛滥,百姓大量丧生却是常事。

大江大河的治理从来就是一件难事,尤其现在松江府已经成为江南省会,又在航运上占据这样的地位。此前工部左侍郎白昂曾经到这里考察,提出了系统的治理方案,汪舜华也曾经召开廷议进行商讨,群臣各执一端,吵成一团,于是没有下文如今皇帝来了,地方官选择把矛盾上交。

“黄浦夺淞”已经无法避免,“由黄浦入海”已经成为必选项。这项工程如果顺利实施,祸害江南地区长达百年的吴淞江水患,将得到_geng本解决。

皇帝经过实地考察,认真听取工部建议,shen刻的认识到,浙江杭嘉湖三府与江南省松苏常三府,共此太湖之水,吴淞江开则六府均蒙其利,塞则六府同受其害于是拍板决定,在夏元吉水利方案上改进,仿照徐有贞束水冲沙的成功经验,将江面*窄,增加水流冲刷速度,同时增加曲折阻挡潮水。

皇帝发话,六部和地方官也很麻利,朝廷拨款五十万两白银,加上地方凑的五十万两,历时两个月,募集民工二十万,疏浚从嘉定黄渡至上海县宋家桥八十里河道。从此,吴淞江下游完全改入新河道,自外白渡桥入注黄浦,成为其支流。

没有人知道,这件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大事,历史上其实是海瑞做的,就是那个被很多人称为“清廉而无用”的清官海瑞。

当年,他在应天巡抚任上,苦心研究治水经验,来往于荒村野水实地考察,提出了疏通吴淞江白茆河的治水的技术方案,并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,筹集资金,解决了太湖的泄水不畅引发水患的问题,由此孕育了位于长江出海口位置的上海日后的繁荣。

当然,毕竟是皇帝,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,但这对地方官来说,也足够了。

政策和银子都到位了,下面就是发挥主观能动x的时候了。

离开了松江府,继续南下,到达杭州。

与苏州并称的杭州,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。

龙舟出了运河,jin_ru杭州市区。

听浙江布政使陈伟介绍那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,皇帝问:“怎么没有特殊的标志?”

陈伟有点擦汗,心说:“历朝历代都是这样,这么多事情,谁想到搞个什么地标?”

但当着皇帝,这话实在不敢说,只能说:“圣上所言极是,臣回去就和工匠商量,在这里架设一座桥。”

皇帝点头,他也觉得两边人来人去,只能依靠船筏,甚不方便。

说话的时候,他的眼睛就已经移不开了——已经shen秋了,北京已是落叶萧萧的景色,而杭州却依然美不胜收:高高低低的楼台,红红黄黄的枫叶,西风起,碧波*漾,夕阳无声,桂花飘香,芦花飞雪,连枯萎的荷叶都显得别有一番味道。

桂子秋风天上,杏花微雨江南。

圣驾在浙江布政司下榻。皇帝稍事消息,接受了群臣的朝贺,料理政事改日到清河坊于家祖宅拈香。此前皇帝在南京,突然改了主意,下旨把行宫设在皇后家。

当时陈伟等反复进谏,于冕也劝说皇帝,祖宅并不宽敞,而且已经改作了祠庙,实在不适He皇帝驻跸。皇帝这才作罢。

如今来到这里,皇帝是很_gan叹的。

清河坊自来是杭州繁华地段。河坊街新宫桥以东,是宋高宗寝宫德寿宫,因为清河郡王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,所以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。

如今的清河坊仍然是杭州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地。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,令人目不暇接。

在一片热闹升平中,于宅显得有点安静甚至冷清。当然,这是因为帝后驾到,提前清场的缘故。

于宅并不宽敞,甚至狭小。历史上成化二年,冤案昭雪,故宅改建为旌忠祠,以资纪念这一回于谦生荣死哀,他去世后,故居也被改作旌功祠,由皇帝御笔题写匾额。

因为汪舜华的要求,旌功祠没有大拆大建,而是保留了原貌,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官员廉政教育基地——这年头交通困难,一般就是本地或者陆过杭州的官员过来祭拜。

旌功祠在吴山脚下河坊街祠堂巷,是一个白墙灰瓦的三进院落。

本章未完...
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

谢谢赞助,感谢支持!赞助后,进入全站畅读模式。有任何喜欢的耽美作品,也可在搜索页提交留言哦!3元1个月、18元7个月、25块12个月赞助时间未到又提示要赞助?【首页-个人信息】重新登录激活赞助码!

回到明朝当太后》小说在线阅读_第378章__yi锦还乡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小说只为作者by雁于飞_的作品进行宣传。

搜索

回到明朝当太后第378章__yi锦还乡

书籍
返回细体
20
返回【点击阅读】模式下,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!
  • 点击阅读
  • 滑动阅读